中麦通信:公交车上的通信世界(图)
<DIV align=center><DIV align=center><TABLE align=center><TBODY><TR><TD><DIV align=center><IMG src=http://img1.cache.netease.com/catchpic/7/7F/7F492AEF061CA69B15C000B8B9D09C24.jpg alt=巴士在线“移动虚拟世界”亮相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<DIV align=center><FONT style=FONT-SIZE: 12px>巴士在线“移动虚拟世界”亮相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</FONT></DIV></DIV><BR> 巴士在线做虚拟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老业务,做的是公交车上的移动传播业务,目标客户人群明确,经常做公交车上下班的“通勤族”,目前正在计划投入巨资建设33个城市15万辆公交车的车载Wi-Fi,使用它的170通信卡用户在公交车上使用Wi-Fi能便宜。<br><br> “大小屏互动”<br><br> 公交屏幕正在变革<br><br> 在巴士在线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之前,知道它的人并不多,但绝大多数乘坐过公交车的人肯定对它旗下的新媒体业务CCTV移动传媒有所熟悉,一块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电子屏幕,会为大家播放一些有趣的电视节目,当然也会推送许多广告,正是这样一块屏幕每天面对的用户超过1亿。<br><br> 公交“大屏”的优势在于具有向公众传播的效果,但如今这块“大屏”在几乎人手一台的手机“小屏”面前却已显得黯然神伤,传统大屏需要考虑变革,如何变?突破原有单向传播的模式,与用户进行互动。也就是说可以让这块“大屏”与你手中的“小屏”进行结合,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参加大屏上的投票或互动赢得礼物,也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,大小屏结合,随之也能够把用户的目光重新拉回到大屏上来。<br><br> 实现传统业务上的创新突破,是巴士传媒此次加入到虚拟运营商队伍的重要原因,巴士传媒电信产品部总监毛伟洁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我们与公交行业有着10年多的合作经验,传统业务主要是巴士上的传媒,目前我们也在积极铺设巴士上的WiFi,与通信业务结合,使我们的传统业务能够开创出一些创新形式。”<br><br> 面向“通勤族”<br><br> 享受公交WiFi能便宜<br><br> 巴士在线成为第一批虚拟运营商之后,以“中麦通信”移动通信业务品牌进入公众视野,主要客户目标人群被他们称为“通勤族”,也就是早晚上下班要坐公交车的人。<br><br> 今年年初,该公司启动了移动虚拟运营核心战略—“公交移动WiFi网络平台”, 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公交车载Wi-Fi平台,该平台将覆盖30个省会的15万台公交车辆,形成15万个公交WiFi热点,以“MyWiFi”为品牌,每天向超过2亿人群的公交乘客提供移动接入服务。<br><br> “现在的WiFi环境主要还是在办公室和家里,但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,其实是有着在移动环境下WiFi上网的强烈需求的,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。” 毛伟洁说。<br><br> 那么使用“中麦通信”170号段的客户能得到怎样的特权呢?毛伟洁介绍“主要还是在资费方面,比如说我们的170客户可以享受到更便宜的公交WiFi服务。另外产品线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移动应用麦克,可以实现免费的多人通话,适合对资费问题敏感的人使用。此外与基础运营商相比,我们也会推出更为灵活的资费套餐,不见得一定更便宜,但肯定会给用户更多选择权。”<br><br> 做的仍是老业务<br><br> 盈利靠广告收入<br><br> 未来巴士在线的通信业务又将如何盈利呢?<br><br> “通信这项业务,虽然用户总在说免费,但实际上不太可能,任谁都无法承诺纯粹的免费服务,属于通信的基本服务用户多少还是会有一些资费支付的。”<br><br> “我们本来做的就是一个广告平台,未来我们实际上仍做的是本来业务,为大家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,大小屏互动,有宣传需要的企业一旦与我们的客户人群可以相结合,就会把广告业务推送到我们的屏幕上,这个也是我们重要的盈利点。”毛伟洁回复到。<br>
页:
[1]